封面新闻记者 杨博 摄影报道五五策略
近期,农业农村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发布了2025年超级稻确认品种名单,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联合选育的品种川康优6308成功入选。近日,封面新闻记者实地探访了位于成都温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内的四川农业大学科技园,看看超级稻是如何选育的,以及还有哪些不一样的农作物。
彩色水稻
产量高、适应性广、优质……
打造“六边形战士”超级稻
当天上午,记者来到园区一片田旁,其中一块田覆盖着白色网,跟周围显得“格格不入”。“这块田是园区最重要的地方之一,未来的超级稻很可能就在这里‘诞生’,为了让水稻尽量不受到外界干扰,专门装了白色的网来防鸟吃稻穗。”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所长钦鹏教授介绍,别看这片田只有几亩,里面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水稻资源,它们有的适应性广,有的抗病虫害强,有的高产,有的耐旱等,验证它们这些特性和环境关系,破解里面的“基因密码”,从而更好培育下一代水稻。
水稻
“目前主要工作之一就是在寻找耐高温的品种。”他说,这几年天气一年比一年极端,气温也越来越高,如何在高温情况下稳产非常重要。为了筛选耐高温的品种,会把水稻移栽到温室里,模拟高温天气,来观察经历高温后五五策略,水稻产量如何。
水稻
钦鹏介绍,一个品种需成为高产、广适、抗倒伏等各个方面都优秀的“六边形战士”才有机会选为超级稻,当然各方面数据要达到相关标准,才最终被认定为超级稻。以最近被认定为超级稻的川康优6308为例,这个品种在成都平原地区产量为每亩899公斤,远超平均水平;在光照等自然条件更好的汉源地区,每亩产量可达1053公斤,而且该品种可在广西、河南、海南等7个地区种植,此外还有优秀的抗倒伏性。
水稻还有五颜六色?
彩色水稻
随后,记者来到园内另一片田旁, 远远望去是一片绿色的海洋,走近一看,有一片彩色的水稻十分吸引人,有紫色、翠绿、白绿相间等颜色。“这些彩色水稻不仅外观美,名字也十分诗情画意。”四川农业大学水稻所产业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朱军副教授指着各色水稻介绍,这个颜色像胭脂色云霞,叫胭霞泼墨;这个颜色像翠绿色丝绸,叫高山翠雨;这个有绿色和白色,叫雪翠丹青。
彩色水稻
水稻为什么会呈现五颜六色呢?“水稻种花青素的含量和组成,决定了水稻最终会呈现什么颜色。”朱军解释,普通水稻为绿色,花青素含量低。花青素种类和含量是赋予水稻组织呈现不同颜色的原因。在自然界中已经鉴定出多种花青素,植物中常见的是以下六种:天竺葵色素、矢车菊色素、飞燕草色素、芍药色素、牵牛花色素和锦葵色素。
彩色水稻
“彩色水稻目前主要应用于大地景观、花艺和花青素应用等方面,成都地区最佳观赏日期为每年4月20日到7月20日,持续约3个月。”他说,彩色水稻观赏期过后,会和普通水稻一样进行收割,制成大米。“彩色水稻除了产量略低于普通水稻,口感、品质等和普通水稻没什么区别。”
水稻
打造西部领先的现代都市农业高地
在园内的植物科技创新中心科研大楼里,有包含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草业科技学院等在内的四所涉农学院以及水稻研究所、西南作物基因资源发掘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单位,建设集农业高新技术研发、农业科研孵化、技术服务和成果转化、农业技术合作交流于一体的农业高新技术创新载体和专业孵化载体。同时,疏通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成果转化全链条,支撑服务温江农高园高品质科创空间并创建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形成开放包容、联系紧密的校地企发展共同体。未来,这里还将建设生物育种产教融合实训中心,聚焦种业领域“卡脖子”技术问题,打造生物育种创新引领型新高地,全面提升生物育种科研能力,促进粮食增产稳产,从源头上保障粮食安全。
水稻
记者从成都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四川农业大学科技园只是温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一部分。近年来,园区成功引进多家企业入驻,已建成多个示范项目。下一步,将加快园区建设,强化与科研院所联动,推动全市农业科教资源向园区聚集,搭建校院企地科技成果协同创新转化平台,有效整合推动现代都市农业发展。
天宇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