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亿配资
广州旧改,要使出“钞”能力了!
最近一段时间,不少旧改项目都引来了拆补加码,最多的,补偿翻了足足一倍!
最新的例子,是天河区长湴。
根据网友爆料,弃产货币补偿已经由此前的8000元/㎡,涨至1.6万/㎡。
怎么说呢,虽然1.6万/㎡也不算高,但好歹是涨了,而且人人有份。
在6月底,同在天河的元岗村也有加码:
安置面积补偿3.5层后,再新增叠加限时搬迁奖励面积,即多补建面最大那一层50%的面积。
这算不算,天河村民们的胜利呢?
几乎同一时间,海珠新中轴片区三滘村、红卫村、东风村的拆补标准也有升级。
其中最明显的变化,是宅基地房屋的弃产补偿标准,从原来的1.88万/㎡提高至2.5万/㎡!
还有新中轴的绿轴东侧道路片区,国有土地房屋的补偿从4.7万/㎡提升至6万/㎡,直接多了1.3万/㎡!
再往前看,瑶台村在5月下调增购建安成本价和部分增购面积的价格,同步提高房票安置的政策性奖励标准,增设征收购房奖励(按房票金额5%)。
通过这些例子,你会发现——
广州越来越多旧村,拆补标准都变高了!
这很容易让人浮想联翩,按照目前趋势华亿配资,会不会有更多旧村加入升舱队伍?
其他村的村民,或许能有更多谈判空间?
通过一系列的例子,相信大家都察觉到,相关部门和村民群众针对拆补方案的拉扯,出现全新形势:
村民们硬气了,相关部门有在改进。
拆补标准二次调整,或成常态。
由此延伸,可以窥见广州旧改的新信号:
一是进度为上。
方案可以改,补偿可以加,首先反映的是相关部门心态变化以及KPI压力。
要知道,旧改已经成为全国楼市最重要的发动机,而在广州,旧改更是改命推手。
拆迁的快慢,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购房需求的多寡,影响着楼市的库存,决定了一批新盘的生死。
为了确保旧改进度,相关部门必须平衡各方利益,加速推进拆迁工作。
而在 deadline 面前,其他都可以让步。
二是村民意见,相关部门听进去了。
纵观广州所有旧改,村民们对拆补标准往往是不满意的,都是希望能提高的。
可在以往,常见的情况是“你说你的,我做我的”。村民诉求能影响最终方案的实例,少之又少。
直至今年,村民通过合法渠道表达意见、相关部门结合意见改方案的良性循环,开始多起来了。
虽然,最终赔偿可能达不到村民们的理想状态。
但值得肯定的是,相关部门与村民的关系、沟通效率都有改善。
三是旧改的支持资金,到账了。
这几年的补偿标准偏低,一是因为以前标准过高,造成较大落差;二是因为大家都没钱,实在掏不出更高的拆迁补偿。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智者难为无力之事。
从相关部门到房企,钱袋子本身就是紧巴巴的,面对村民们的诉求,也只能左耳听右耳出。
可现在不一样,中央出钱出力支持各地旧改。
譬如去年,广州就有52个旧改项目纳入国家计划,获得借款审批额度4096亿,五年为期利率还低。
伴随巨量资金发放,广州旧改才在今年得以提速,紧随其后的,还有拆补标准提升的可能性。
钱到位了,什么都好谈嘛~
而这些新变化,对村民来说也是好事。当然,也有部分村民认为,不拆迁更好……
那么,你们对于最近拆补标准的提高,怎么看?
注:1*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2*本文只供参照,不构成投资建议。
天宇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