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赢金配资网
清晨的阳光洒在德庆县工业园内,广东德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康农业”)的组培实验室里一片静谧。公司董事长、广东省乡村工匠梁木强正小心翼翼地观察着玻璃瓶中的何首乌幼苗。这些通过现代生物技术繁殖的优质种苗,年生产能力可达1500万株,是数千户药农增收致富的新希望。
从一名普通柑橘种植户到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广东省林业龙头企业等多项荣誉于一身的掌舵人,梁木强用十余年时间,将小南药发展成德庆县的特色大产业。他带领团队攻克了何首乌、巴戟天等南药的标准化种植难题,并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让农民在家门口就能获得可观收益。

梁木强
科技创新:突破种植瓶颈,打造核心竞争力
梁木强的农业之路始于2002年,他不仅组建起柑橘中介代办和包装服务队伍,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200多人。经过两年攻坚,他摸索出一套预防贡柑炭疽病的有效措施,为当地柑橘产业的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2012年,看准南药市场前景的梁木强大胆转型。四年后,他正式成立广东德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瞄准紧缺名贵药材的开发,集研发、育苗、种植、加工和销售于一体。这一转型不仅体现了他对市场趋势的敏锐把握,更展现了一位乡村匠人对土地价值的深度挖掘。
梁木强深知,科技创新是农业发展的核心动力。他汇聚了包括6名高级职称专家、22名相关专业大学生和60多名资深技术人员的团队,并与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广东省农科院等多家科研院所紧密合作,构建了强大的科研后盾。截至目前,德康农业已获得18项国家发明专利,新申请6项,获得授权商标5个。公司还被评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广东省林业龙头企业,并承担了20项国家和地方科技攻关项目。
在良种培育上赢金配资网,德康农业已臻选100个紧缺药材品种进行开发与储备,并成功育成32个综合性状显著提升的新品种。在种苗繁育方面,公司建立了组织培养、智能磁电场复合诱导、全光照雾化微型扦插、漂浮法相结合的综合繁育新体系,实现了种苗的标准化、工厂化生产。
联农带农:构建产业发展共同体,共享产业红利
梁木强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在德庆县建立康德南药种植合作社联合社,协助各乡镇散户成立了22家合作社加入联合社。这种模式吸收社员700多人,提供就业岗位超千人,引领农户种植南药超3000人。

南药种植基地
记者了解到,德康农业在德庆县内建设了多块示范基地,包括武垄镇栗村基地、官圩镇富六村五指毛桃基地等,实现示范区核心面积2900亩,带动周边180户农户实施同类型产品生产。辐射范围还扩展到肇庆市内四会、怀集等地的620户农户,以及清远、揭阳等省内地区和贵州、福建等省外地区的1387户种植户。通过“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加工、统一销售”的模式,实现了标准化种植规范化目标。
德庆县金星村的种植户李国就是这一模式的受益者。他不仅在德康农业帮工,前两年还租了50亩地自己种植。“百部三年一收,每亩可以产5000-6000斤,一斤2.5元左右,还有分红1万元。”一年下来,李国能有10多万元的收入。梁木强表示,在德康农业的带动下,合作农户的人均年收入从2021年的1.8万元/亩增长到2023年的2.5万元/亩,增幅高达39%。
在就业带动方面,德康农业被认定为创业带动就业示范基地。示范区的建立带动了900多户农户进行生产,新增了技术专员、项目专员、技术管理者、田间管理员、农资控制、采收监督员、种苗培育员等多个就业岗位,为当地创造了丰富的就业机会。
技术传播:从产业引领者到知识播种人
作为德庆县南药产业的领军人物,梁木强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制定。他带领德康农业参与了德庆县何首乌、巴戟天、玉桂、广佛手地方团体标准的制定,承担了广东省何首乌等南药示范区标准制定并获通过。
值得一提的是,受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委托,德康农业运用磁电场复合诱导技术,成功解决了困扰多年的两面针种苗繁育难题,合作建立了德庆县首个两面针GAP示范基地。同时,公司对百部进行培育研究,成功筛选出因有效成分含量高而深受市场喜爱的大百部新品种。由其牵头研究的(广东德庆小叶)何首乌规范化栽培技术荣获2021年广东省主推技术,公司也被评为“广东南药种植标准化示范单位”。

梁木强采取“药企+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开展优质南药品种推广种植,提供种苗和技术服务,统一定价收购。
在产业链后端,德康农业建立了5000多平方米的产地初加工中心,具备清洗、切分、提取、浓缩等全功能,解决了鲜药材长途运输易变质、种植户加工困难等痛点。通过与广药集团、华润三九、中恒集团梧州制药等知名药企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实行订单式种植,成功打通销售渠道,产品商品化率达到100%。
尽管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梁木强始终没有忘记创业初心——带领农民共同致富。他积极履行技术传播者的责任,组织各大厂家经销商、技术员、农艺师,省农科院、华农大等教授专家免费开设培训班,下乡为农民进行技术培训,达120多场次,受训人员达到1.8万多人次。
他还积极帮扶村民发展生产,联系银行为需要发展种植而缺少资金的种植户和部分困难群众担保贷款200多万,赊销农资300多万元。“几年前只有几十个人一起种,现在算上种植户差不多有3000多人跟着我一起种。”梁木强欣慰地说。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从一个想法到一个年产值超2300万元的产业,梁木强用科技的力量唤醒土地潜能,让南药真正成为农民增收的“富民产业”。他不仅是一位南药产业的开发者,更是一名农业技术的传播者,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粤匠担当”的深刻内涵,在德庆这片热土上耕耘出一剂有效的“兴农良方”。
采写:南方农村报记者 陈振兴
来源:南方农村报赢金配资网
天宇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