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夜市办得真好,在家门口就能看上中医专家,我们咨询健康问题方便多了。”11月20日晚,肇庆市东门广场,60岁的陈阿姨在体验完中医诊疗和艾灸后,满意地竖起大拇指。她不仅咨询了困扰自己多年的关节问题,还买了几个南药香囊准备送给家人。
这不是普通的夜市,而是一场充满药香与温情的中医文化盛宴。2025年中国南药食养产业大会期间,肇庆市中医药健康文化夜市暖心开启,让广大市民识南药、品药膳、问名医,感受中医药文化的魅力。

肇庆市中医药健康文化夜市吸引市民群众前往问诊。

南药文化邂逅市井烟火
食在广东,养在肇庆。活动现场,数十个展位依次排开,从南药展示到名医问诊,从药膳品尝到文创体验,丰富内容让人应接不暇。“南药夜市不是简单摆摊,而是打造可体验、可消费、可传播的文化场景,以‘传统疗法+时尚消费’推动南药走进千家万户。”一位在现场坐诊的肇庆市名中医如是说。
漫步夜市,就像走进一个生动的中医课堂。现场荟萃了陈皮、砂仁、沉香等广受赞誉的广东传统南药,更特别呈现了肇庆本土特产的肉桂、巴戟天、何首乌、肇实等道地药材,讲述一方水土孕育一方良药的故事。

肇庆肉桂。
“原来巴戟天长这样!”“肇庆的肉桂确实香气不凡!”市民们在药材展台前驻足观看华丰金服,不时发出赞叹。现场工作人员耐心讲解每种药材的产地、功效和鉴别方法,让大家在认识南药的同时,也增强了购买和使用时的辨别能力。
在南药文创区,市民们可以亲手制作安神香囊、草本药皂,或者体验装填药草枕。每个手工台前都围满了人,大家兴致勃勃地将来自大自然的健康馈赠转化为日常用品。“我要买一个安神助眠的香囊放在枕头边。”大学生小陈按照配方仔细挑选着南药材料,“薰衣草、合欢花、夜交藤……亲手制作的过程让我对中药有了全新的认识,原来它离我们的生活这么近。”

南药文创区围满了人。

名医坐诊提供暖心服务
在名医问诊区,来自肇庆市中医院的多位知名中医师现场坐诊,免费提供脉诊、体质辨识和健康咨询,成为当晚最受欢迎的区域。晚上八点刚过,各个问诊台前就已排起长龙。

来自肇庆市中医院的知名中医师现场免费坐诊。
“医生,我最近总是睡不好,白天也没精神,您帮我看看是怎么回事?什么南药适合我?”27岁的王女士在IT行业工作,长期加班让她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肇庆市中医院的李医师仔细为她把脉、看舌苔,又询问了她的饮食作息习惯。
“推荐五指毛桃,补脾益气,还可以祛湿提神,特别适合工作忙的时候泡上一杯。”李医师一边望闻问切,一边写下调理建议。他表示,“这样的夜市活动让中医更接地气。平时在医院,每个病人问诊时间有限,但在这里,我们可以更从容地解答大家的疑问,传播中医治未病的理念。”
不远处的传统疗法体验区也围满了市民。艾灸的温热、拔罐的吸力、推拿的手法华丰金服,每种疗法都吸引着市民亲身体验。

传统疗法体验区颇受群众欢迎。
“我这个肩膀酸痛老毛病了,刚才体验了一下推拿,感觉轻松多了!”五十多岁的张先生活动着肩膀,满脸惊喜。为他诊疗的医师补充道:“现代人长时间看手机、用电脑,肩颈问题很普遍。我们不仅提供治疗,更重要的是教大家日常保健的方法。”

药食同源发挥圈粉“食”力
“这个阿胶糕甜而不腻,还有淡淡的药香,好吃!”在药膳品尝区,肉桂姜茶、阿胶糕、羽衣甘蓝苦荞片、何首乌酥等食疗小品深受市民喜爱。何首乌酥口感清脆,阿胶糕软糯清甜,肉桂姜茶在初冬微凉的空气中散发出温暖药香。

“高桂饮”产品丰富。
姜茶驱散晚凉,糕点甜润身心,“药食同源”的智慧,落于实处,暖在心间。现场制作药膳的厨师长介绍:“这些药膳小吃都是根据中医理论配制的,比如肉桂姜茶能温中散寒,适合初冬时节饮用;巴戟天糕有补肾壮阳的功效,而且口感软糯清甜。”
肇庆本地的小学教师林女士带着8岁的女儿一起来逛夜市,小姑娘对肇院奶昔赞不绝口。林女士说:“孩子平时不喜欢中药的味道,但这些药膳点心她都很爱吃。这样的活动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中医药文化,非常有意义。”

养生茶饮。
现场还有南药科普长廊等精彩内容,通过“展示+体验+服务”的创新方式,让中医药真正融入现代生活。不少市民表示,通过这次活动,他们对中医药的认识从“苦口良药”转变为“健康生活方式”。
夜色渐深,肇庆东门广场上的“养生局”依然人气不减。一场主题夜市的丰富互动,让中医药健康知识普及开来,也让传承千年的南药文化以更亲切的方式走进寻常百姓家。

肇庆市中医药健康文化夜市带来“养生”新体验。
撰文:徐臻
摄影:吴秒衡
来源:南方农村报
天宇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